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可江湖是什么?
江湖就是人,你怎么退出?

作為系統里的人,答這種題顯然只能匿名。說說我的一些看法。
我認為在這里需要對“關系”這個概念,作一點簡單的區分。
我將關系大致分為“原生關系”和“后續關系”兩類。
原生關系,就是你在進國網前就已經建立起來的關系,一般指血緣、親朋好友、長輩同學這些。這種原生關系一般是固定的、硬性的,有就有,沒有就沒有。
后續關系,指你進了國網后重新建立起來的關系,其中包括進來后聯姻這種比較特殊的情況。
顯然,原生關系和后續關系是有區別的,但也有聯系。很多后續關系也是依托了原生關系才能建立。但也有很多后續關系與原生關系完全沒關系。

我理解,大部分我們口中認為的“關系”,主要是指原生關系。
剛起步時,起主要作用的一般就是原生關系。
縣市公司,稍微有點過硬的關系,當個班組長輕輕松松,有時候就是一句話的事。以我的經歷看,(沒有詳細數據只憑印象),大致三分之一以上,但還沒到一半的班組長,是憑關系當上的。

但是,再往上,到縣公司副職一級,憑原生關系就能上的情況就開始弱化了。印象中,大致在五分之一左右吧。
但你也可以說剩下的五分之四中也有大量的是憑關系才上的。這個我無法否認,但這些人根本沒有原生關系這一層,是靠我說的后續關系。
再往上走,各種地市公司正副職一級,原生關系就更加稀缺了,不到十分之一。更往上的層級,我覺得沒有討論必要了,和我們關系不大。
所以,我的看法是,關系,特別是原生關系,在國網重要嗎?重要,特別是剛起步階段。
但決定發展上限的,還是能力更重要。
我為什么這么說呢?
超越班組長這一級以后,原生關系起的作用急劇下降。即使仍然憑關系,你也得主要憑后續關系。
而后續關系如何建立?歸根到底還是能力問題。

關于在國網這種特大型國企里,如何建立和經營后續關系,這個話題太大,并且這方面本人也是弱雞,所以不展開談了。但我認為,能力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,起碼是最重要的之一。
當然,如果你把我說的“能力”,僅僅理解為技術能力,就當我沒說。
如果大家在知乎關注類似“國網晉升之路有多難?”、“進入國網后如何發展”問題,你會看到的不少回答都是沒希望,等死吧,做好做差都一樣。我只是一個電網培訓者,大部分的時候我只能通過和大佬前輩們的交流,來了解國網真實的情況向學子們傳達,讓你們在選擇時有更多了解,而不是除了推課培訓就是推課培訓,有些東西遠比這些重要。

我相信作為“電氣為何普遍被知乎大佬們認為勸退專業”和電氣的主流的去向國網,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于,電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,大部分如果達不到中層干部這個級別,基本上年薪是很難超過30,能到二十多的,那基本都得專家了。行業普遍都是十幾,這和隔壁金融、CS起薪30、40W+的相比直接被完爆。
我說點自己的看法,一個1998、1999年進去工作的,到現在快20年了吧?舒走寇來之后基本上就到了改革的時候(實際上舒只是從第一代張,因為張的想法規劃從隱性上和國家對電網的發展目標不同,國家對電網是什么要求?最簡單最直接的一句話,就是你不要給我停電了穩健運行就行,張老大就想的不一樣了,人家要擴張、要發展,而且還是大力大刀闊斧的那種,這個國家就不同意了。所以換了張,但是這個時候一時間又找不到人,所以電網的人都覺得舒只是在找到合適的人之前的替代人,寇來了他就完成了過渡的這樣一個使命)
以前是國家政策要讓電網抓賺錢,為什么這么說,過去的幾十年算是電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吧?各個地區大力投入資金改造、試驗,上面投入了幾千億給下面,下面根本用不完怎么辦?領導難不成還會把多余的錢退回去?大家都截留都和二級單位(直屬,現在還有一些算是剝離出去的三產)多報,都算成福利現金發給員工,一直持續到了2013、14年這樣吧。
這兩段內容有描述不恰當或者了解不盡不正確之處,也希望大家積極和我交流指正。
說回來哪為什么大家還有多吐槽,不滿的?

這是18年時候的回答,現在呢?又降薪,而且說得那么真!本來大家都是985、211碩士,起薪就被其他行業甩幾條街,我們還可以用穩定來自我安慰,現在還要降一線員工的收入,大家能沒有怨氣,能沒有吐槽嗎?

在新聞寫作(我覺得應當也包括軟文、自媒體)中,用事實說話,每一個視頻、照片、發言都應該符合媒體人應有的職業道德,對自己的言論要負責,報道應該不偏不倚不帶有任何情感色彩!蘇老師看到這一類的題目,也都是要小心求證,謹慎發言。
事實上,國網19年的工資總額早就已經確定了。
更多的延伸在沒有確切的了解之前,這里就不展開了。
最后作為已經畢業,即將報到的新人們,即使現在你們還未入行,只是個菜鳥,甚至現在連入門都算不上,也希望你們加油。
延伸閱讀:

對這個世界仍充滿希望,對即將步入的行業充滿信心。因為再過不久,你們就要成家,就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男(女)人。
無論未來多難,都請加油!為什么?10歲的孩子都知道,因為你是男人。

|